咖啡虎皮鱼知识网

老茶客分享:叶底中的白茶品质密码

发表时间: 2024-08-31 10:03

老茶客分享:叶底中的白茶品质密码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真与假的边界,到底从何体现?

每次看《红楼梦》,脑海中常常都会出现这个问题,在太虚幻境里,真与假的界限变得极为模糊。

宝玉在那片超越现实的梦境里,历经悲欢离合,醒来后一切如烟云散,唯余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怅然。

然而,正是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经历,其中蕴含的判词与图画,却如同预言般精准地映照出贾府兴衰更迭。

让人不禁感叹,原来虚幻之中亦藏有真实的力量。

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和事物,却有着深刻的寓意,而看似真实的事物,往往只是表象。

想到深处,突然发现自己钻入了哲理怪圈,连忙摇摇头,将这些赶出脑海。

不禁松了口气,还好在现实之中,真假虽然难辨,但有着事实清晰可证,足以让人识破背后的真相。

就像茶界里,关于白茶的真真假假实在太过复杂,然而关于好茶的定义,从未有过改变。

白茶品质的好与坏,除了口感上有着极大的差异,冲泡后的叶底也能展现出最本质的现象。

叶底应该怎么看?通过以下三点,想要识别出好白茶不再困难。

《2》

优质茶叶片颜色匀称,做旧茶发红发黑。

干茶经过沸水的冲泡,吸足水分便舒展开来,因此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叶片颜色。

以寿眉为例,不同的季节特征,赋予了春茶和秋茶各自独特的风貌。

春寿眉,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,其叶片上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。

嫩绿、翠绿、墨绿等多种绿色交织在一起,色彩过渡自然流畅,看⁣起来清新脱俗。

这些绿色如同春天的旋律,跳跃在叶片之上,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与无尽希望。

而秋寿眉以绿为主基调,但又不拘泥于单一的绿色,砖红、土黄等色彩巧妙地点缀其间。

这些色彩的交融与碰撞,仿佛是秋天丰收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,五彩缤纷、绚烂多姿。

三五年后存成了老白茶,颜色会变得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感,与新茶相比,更显沉稳内敛。

对于符合标准的白茶而言,冲泡之后的色彩特点,与干茶时期并无太大差异。

当然,由于冲泡过程中叶绿素的少量流失,茶叶出现了轻微的褪色现象,但这并不影响其整体的美感。

相反,这些白茶的外表依然油亮莹润、光泽照人,充满了新鲜活力与生命力。

那些经过渥堆、暴晒的做旧茶,色调单一,相比之下就有些黯然失色。

由于过度发酵等因素的影响,做旧茶的叶片大面积发红发黑,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与光泽。

从外观上看,做旧茶单调乏味、缺乏生机,即使经过沸水的冲泡,依然无法展现出白茶应有的鲜活感与品质特征。

《3》

品质好的叶底有冷香,工艺不好的会出现怪味。

品鉴白茶的香气,除了干茶香、盖香、落水香之外,还有着闻叶底香的最后一步。

源自高山产区的白茶,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赋予了它们充足的养分与纯净的气息。

加之最高级的加工技艺,与精细的储存方式,使得大量的芳香物质得以保留。

因此,在干茶状态下,用沸水进行冲泡,它们便能散发出自然浓郁、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。

即便是经过了十几冲的冲泡,等待盖碗内的茶叶变凉,也能从叶底感受到竹叶香、粽叶香等清爽的气息。

然而,那些品质较为一般的白茶,在冲泡至六七冲之后,其滋味便逐渐变得寡淡。

此时再闻叶底,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香气存在。

而最为差劲的做旧茶,在过度发酵的作用下,不仅没能保留住原有的香气物质,反而生成了闷味、酸味等怪味。

尽管有些做旧茶,在干茶状态下通过高超的工艺,掩盖住了外表和香气的不足。

但在沸水的冲泡之下,所有的伪装终究会化为乌有,所有的缺陷都会暴露无遗。

因此,在正式饮茶之前,可以通过闻气味这一简单而直接的方式,初步判断白茶的优劣程度。

用沸水冲泡并快速出汤,各类物质被充分释放,盖碗内还保持着较高的温度。

此时趁热闻叶底,如果在第一冲便能察觉到隐藏的不良气味,那么这款茶的品质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
《4》

好白茶的叶底饱满有弹性,劣质茶一捏就烂。

除了外观和香气,直接用手感受叶底的触觉,也能直接体现出白茶的品质。

由于制作时需要将含水量降到极低,萎凋和烘干时排出了大量水分,因此白茶变得极为干燥。

在热水的温柔浸润下,白茶逐渐苏醒,吸饱了水分,叶底也随之舒展开来,展现出完整而平滑的视觉效果。

这一刻,茶叶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,呈现出最真实、最自然的状态。

品质卓越的白茶,丰富内质在冲泡过程中被充分释放,使得叶片变得鲜嫩饱满,充满生机。

茶梗在吸水之后,也变得柔软而有韧性,用手指轻轻摁压叶底,能够感受到类似海绵的柔软与弹性。

这种缓慢而有力的回弹,正是高品质白茶内质丰富的最佳证明。

对于那些内质不足的白茶来说,叶片大小不一,触感粗糙不平,往往显得单薄而缺乏生气。

此外,还能发现茶叶里混有老叶片、杂草等各类杂质,不仅破坏了整体美感与协调性,更体现了加工过程中的粗制滥造。

最为低级的做旧茶,经历了多重摧残后,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活性与生命力,无法挽回其衰败的命运。

用手轻轻一捏,叶片便变得软烂无比,触感黏腻不堪。

搅动叶底时,更是能发现那些又粗又老的茶梗,如同木棍般坚硬地躺在其中。

这些现象的存在,无疑是对做旧茶品质低劣的最直接控诉。

《5》

真正的高品质茶,是自然与匠心的结晶,任何手段都无法复制与代替。

如今的市面上,充斥着大量的劣质茶,与精心伪装的做旧茶。

它们如同混迹于珠玉之中的鱼目,企图以次充好,滥竽充数。

茶掌柜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,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,只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分一杯羹。

然而,无论多么狡猾的掩饰,终究做不到万无一失,终究会露出蛛丝马迹。

一旦茶友们识破真相,这些南郭先生想要混进真正好茶的行列里,想必是比登天还难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