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虎皮鱼知识网

买岩茶送的赠品茶具,白瓷、紫砂、玻璃,哪款更适合你的口味?

发表时间: 2023-08-03 18:10

买岩茶送的赠品茶具,白瓷、紫砂、玻璃,哪款更适合你的口味?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李麻花

《1》

买岩茶送盖碗,是圈内很常见的组合。

先前身边有位朋友,买过各大牌子的岩茶。

然后,他家里攒下了一堆印着品牌logo的盖碗。

类似集邮票那样,齐整摆在柜子里,看着还特别壮观。

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,买茶时卖家赠送的茶具,能不能直接用哇?

这得看具体情况。

如果是杂牌的保温杯,那得悠着来。

因为担心里面的金属内胆,不是食品级不锈钢。

万一打开就能闻到明显的金属味,这样的便宜保温杯,即便是赠品白送,也不要随便拿来用。

不过,如果是普普通通的白瓷盖碗,但用无妨。

毕竟,瓷制品都是高温烧成的。

表面光滑,釉面紧密,简简单单。

泡茶时很百搭,不需要“专茶专用”。

一个盖碗到手,能泡遍所有茶。

喝岩茶时,从轻火新品种,到足火水仙和肉桂,再到四大名丛等。

看起来普通不起眼的白瓷盖碗,在泡岩茶时,几乎是百搭万能的。

《2》

去年回答过一个提问,喝牛栏坑肉桂这样的高端茶,用100元以内的普通白瓷盖碗去冲泡,是不是没档次?

这样的担忧,纯粹是多虑。

因为,用基础、普通、百搭款的实用盖碗泡岩茶,在圈内很常见。

在武夷山,在福州,在厦门等地方,你随便找一家茶叶店进去喝喝茶。

不出意料,店家用于泡茶的,肯定是盖碗。

因‬为,白瓷盖碗的试茶效果最准。

冲泡岩茶时,能趁热揭盖闻香,还能方便彻底沥干茶水,分离茶汤,超级实用。

为了更好地展示货品,便于卖茶。

许多茶掌柜会更偏好用盖碗去泡岩茶,追求更好地呈现一泡岩茶的原味。

换成紫砂壶泡茶的话, 试茶效果会差很多。

抛开别的不说,至少在闻香时很不方便,打开盖子后,也不像纯白瓷白的盖碗那样,能直接映衬出叶底的状态。

真实无差别的试茶,用盖碗最好。

至少在各大斗茶赛、评茶赛、春⁨茶评比会等,主流上都是用瓷质茶具,没有紫砂什么事。

回到正题上,喝牛栏坑肉桂,用100块以内的基础白瓷盖碗,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
因为基础价的白瓷盖碗,没有任何花纹装饰的那种,行情价大多就是百元以内。

挑瓷质类茶具,从安全使用角度看,只有两点硬性规定。

其一,高温烧成,不容易变形,放心可靠。

其二,外表瓷质釉面光滑。

买盖碗时,不要为了一时好看,去入手那些容易刮花的釉上彩制品。

釉上彩的花纹图案,很容易被刮花,脱落,着实不推荐使用。

《3》

泡岩茶时,盖碗仅有“能用”二字,远远不够。

日常喝茶与泡茶,我们追求的是“好用”。

如果心里预算有限,打算花小钱办大事,不愿意在买茶具方面投资过大。

只想着将闲钱攒下了,多买几泡正岩茶。

这时候,如果只留出了百元内的价位去买盖碗,可以抛开外在噱头。

诸如,手工拉坯、匠人手绘、独立设计款花色、珍稀调制釉色、名窑出品、柴烧作品等。

预算有限情况下,这些更进一步的要求,都可以暂时放下。

但为了泡茶体验,要注意以下细节。

第一个,容量大小。

适合泡岩茶的盖碗,标准量是110毫升的。

这类标准容量的白瓷盖碗,在武夷山不少茶具批发店,比比皆是。

原因是,110毫升盖碗,配上单泡8克一泡的岩茶干茶,配比刚刚好。

先前听到这样的说法,称,泡老丛水仙、佛手、铁罗汉等条索相对粗大的岩茶,要用容量大一号的盖碗,至少是150毫升的。

原因是,留出足够宽敞的多余空间,帮助干茶舒展。

但这样的说法,不可信。

老丛水仙的干茶,比起普通岩茶,大不了多少。

全部投入110毫升盖碗后,只要碗口足够大,也足够兼容。

泡功夫茶,容量切忌选大。

大容量的盖碗,稀释茶味、不利聚香,对岩茶的风味呈现实在没好处。

《4》

第二个,器形设计。

标准器形的盖碗,应该是倒钟形的。

平日里,我们在调侃之下,给这类盖碗取了一个昵称。

称其为,大肚子盖碗。

碗口很宽,兼容包纳能力强。

投茶时很顺畅,不必担心干茶条索会从盖碗边缘倒出。

何况,倒钟造型的盖碗,摆在桌面上平稳性很高,不容易东倒西歪。

如果是上宽下窄的高挑型盖碗,美则美矣,实用性一点不高。

第三点,合⁠盖平稳度。

盖碗的盖子,合盖之后要平稳,不能东倒西歪。

之前有茶友质疑,为什么买盖碗时,盖碗的盖子与碗口,不能做到紫砂壶那样严丝合缝?

这点是正常的。

因为盖碗是盖碗,紫砂壶⁧是紫砂壶。

紫砂壶在制作时,专门经历了修口,合盖之后,密闭性较高。

但盖碗在加工时,盖子与碗身是分开制作的。

况且,考虑到出汤的顺畅性,盖碗的合缝性不能太强。

要不然,当你往盖碗内投入干茶,注入沸水,等注水线接近碗沿,再合盖。

刹那间,刚一合盖,盖子立马被吸住了。

不利于调整合盖角度,倾倒茶汤。

这种完全合缝的情况下,盖碗内的茶水,压根没法倒出来。

紫砂壶在泡茶出汤时,茶水流出通道是壶嘴。

所以,修口整理后,严丝合缝,并不影响出汤。

但同样的情况,生搬硬套到盖碗身上,就是不合理!

《5》

最后,悄悄补充一个细节。

盖碗的盖子与碗,贴合性太强不是好事。

之前买过一个玻璃盖碗,不夸张的说,合盖之后,盖子就像八爪鱼那样,牢牢吸附在碗口。

紧紧贴着,很难分开。

甚至于,捏着盖子的盖钮,能凭空将整个盖碗提起来。

这种合缝性强,过分贴合的盖碗,出汤开口大小没法调整。

很容易耽误快出水的良机,导致出汤速度慢。

沸水的热量,快速蔓延出来后。

用这样的盖碗泡茶,反而十分容易烫到手。

另外,居家冲泡武夷岩茶,按现在圈内的流行方向,基本上二才盖碗。

因为,如果单纯为了泡茶的话,二才盖碗已经足够。

传统的三才盖碗,有盖,有碗,有底托。

但在泡岩茶时,底托可以撤掉不用。

将盖碗摆在茶盘上,旁边还要加上公道杯。

这时⁡候,有了茶盘的承载,底托压根没啥用武之地。

继续留下来,只会显得累赘,不清爽!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