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3-01-13 23:30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随着我市疫情从高位流行转向回落阶段,当下我市防控重心转到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1月13日,我市举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
发布会上,市卫生健康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近期的疫情防控情况,并就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,通报我市统筹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举措。
发布会上,卫健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,要继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共同推动“乙类乙管”总体方案落到实处。
突出重点环节
保障就医用药需求
监测数据显示,近半个月我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持续下降。市政府副秘书长、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介绍,我市疫情从高位流行转向回落阶段,但市、县区两级防控指挥体系仍然保持高效运转,全市“一盘棋”统筹指挥调度医疗资源,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。
据黄春垒介绍,我市切实加强医疗救治工作,成立了河源市医疗救治指挥中心,市级领导提级指挥,统筹调度全市医疗救治资源;实行120指挥中心提级管理,扩充院前急救转运能力;实行门诊、急诊、发热门诊“三诊合一”统筹管理,缩短候诊时间。此外,我市还成立市级急危重症患者巡诊指导专家队伍,对于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主诊断的重症病例,全部提级市级专家会诊把关。实行互联网医疗服务,引导群众有序就医、错峰就医,最大程度防范医疗挤兑风险。
在完善治疗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上,我市加强统筹调度,科学有序配送。据悉,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储备的退烧类药品、抗原检测试剂、医用防护口罩、呼吸机等均能基本满足使用需要。
在疫苗接种方面,将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扩展脆弱人群疫苗接种可及渠道,并倡导社会各界科学认识新冠病毒疫苗,全社会共同努力,一起筑牢免疫屏障。针对重点人群的防护,我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摸底调查工作,同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“网底”作用,做好分类分级健康服务,做好“一老一小”等脆弱人群服务保障。
就农村疫情防控工作,我市将加强返乡人员摸查管理,加强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力度,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。在此基础上,我市拟依托县域医共体实行药械统一管理,分类做好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药品储备,同时统筹市县力量资源,落实医联体医共体双向转诊、远程会诊等措施。
做好个人防护
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
1月8日起,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“乙类乙管”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丰光表示,当下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,更要强调做好个人防护。
“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。”黄丰光建议做好日常个人防护。一是坚持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健康饮食、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心态。二是讲究卫生,注意个人防护,要勤洗手、遵守咳嗽礼仪,居室保持清洁、常通风,规范佩戴口罩。三是积极接种疫苗。四是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疑似症状,要做好健康监测和居家治疗。市民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,要规范佩戴口罩、勤洗手,尽量少聚餐。
中西医结合救治
发挥中医药优势
当前,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“防感染”转向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。我市将坚持“中西医并重、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”,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,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。
首先是注重“关口前移”,应用中医药早期干预:各医疗机构依据中医三因制宜、辨证论治原则,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,减少病情向重型转化;指导做好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中医药救治;通过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合理使用中医药。其次是强化中西医结合,进一步加强重症医疗救治,建立医疗救治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,针对重症、危重症患者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。再是加强全过程干预,发挥中医药康复优势,为进入康复阶段的感染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。
加强沟通协调
保障防控物资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临近春节,应急物资随时能调动、用得上是广大市民群众过好安心年的基本保障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伟明表示,市防控物资保障组正大力开展防控物资保障工作。
据了解,我市通过协调原料供应商、所在地主管部门,会同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,解决我市药品生产原料、企业用人供应不足问题,全力确保物资生产企业稳产扩产;不断加强药品生产企业、部门的沟通协调,确保防疫药品满足本地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供应需求;开通应急保障渠道,满足抗疫一线单位及重点人员对防控物资的使用需求,确保人员健康安全,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“随着新一轮的医药物资产能和采购量不断提升,防控物资储备充足。”黄伟明表示,全市各级政府、医疗机构对退烧药品、抗原检测试剂、口罩等防控物资的储备满足目前使用需求。他提醒广大市民不必恐慌,理性备药,科学用药。
做好应急准备
保障群众平安出行
今年春运1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,我市春运形势呈现三大特点:客流将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;人员流动、货物能源、粮食、医疗、民生等重点物资运输任务相对繁重;人员交叉活动频繁,交通运输部门从业人员的感染风险提高。
“为保障人民群众走得了、走得好,交通运输部门做足准备。”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张文斌表示,将严格落实“乙类乙管”各项措施,落实“五不要求”;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工作,建立轮岗备岗制度;引导群众理性出行、错峰出行,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;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,确保春运期间服务不中断、运输不断链。同时,全力做好保障医疗、民生物资运输高效有序,做好大范围疫情感染、恶劣天气、严重拥堵等极端情况的应急准备工作。
张文斌温馨提醒:又是一年春运到,安全出行要记牢;文明乘车留票据,安全追溯最可靠;公共出行讲礼貌,口罩随时要戴好。
健全疫情防控体系
加强重点人群防护
“当前正值春节临近,返乡大学生、外出务工人员已经陆续返乡过年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四级高级主办邓兴福表示,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将面对重点防护人群比重大、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、逢遇返乡人流高峰等压力。
为科学高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,推进农村地区疫情平稳压峰过峰,农业农村部门做好五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。一是健全疫情防控责任体系,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,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、各类组织资源优势以及村干部、驻村第一书记等主力军力量。二是加强农村地区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孕产妇、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,摸清重点人群健康状态,加强健康监测、随访服务,完善健康档案,建立转诊绿色通道。三是做好聚集活动引导,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控制庙会、文艺演出等聚集活动规模和频次。四是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引导,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爱国卫生活动,开展科普宣传,提高村民自我防护能力。五是抓好防控期间农业稳产保供,建立农技队伍开展冬季农业生产指导,确保冬春农业生产有序开展。
全媒体记者| 张涛
图片拍摄| 黄赞福
编辑| 谢芳卉
校对| 邹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