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虎皮鱼知识网

人生之傲尽在这一篇史诗般的狂傲诗词里

发表时间: 2024-08-15 23:01

人生之傲尽在这一篇史诗般的狂傲诗词里

文学史上,狂傲的诗人很多。
李白的狂是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;
辛弃疾的狂是“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吾狂耳”;
黄巢的狂是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。

做人要自信,但不能自信得过于狂妄;做人应低调,但不能低调得失去了自信。

《侠客行》

唐·李白
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
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
救赵挥金槌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。


《侠客行》为古乐府辞 大多是对任侠行为的描写
李白的这首诗 通过对秦围邯郸、魏军驰援这一事件的简笔勾勒
表现并且赞颂了朱亥、侯嬴任侠仗义的优秀品质
也展现了李白生活理想的一个重要方面——任侠
李白是个文人也是一位著名的剑客
而这样一种理想 又是和初、盛唐那蓬勃的国势以及任侠之风的盛行分不开的

李白在《侠客行》中写道: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”
厉害的人,从不喜欢显山露水,炫耀自己。
反而是一些平庸之辈,有一点成就便招摇过市,锋芒毕露。
其实,当你见过风雨,尝过成败,便会发现,张扬不如克制,放纵不如收敛。
人生越往后走,越会明白,做人的最高境界,莫过于“藏”。

《气出唱》其一

曹操〔两汉〕


驾六龙,乘风而行。行四海外,路下之八邦。历登高山临谿谷,乘云而行。行四海外,东到泰山。仙人玉女,下来翱游。骖驾六龙饮玉浆。河水尽,不东流。解愁腹,饮玉浆。奉持行,东到蓬莱山,上至天之门。玉阙下,引见得入,赤松相对,四面顾望,视正焜煌。开玉心正兴,其气百道至。传告无穷闭其口,但当爱气寿万年。东到海,与天连。神仙之道,出窈入冥,常当专之。心恬澹,无所愒欲。闭门坐自守,天与期气。愿得神之人,乘驾云车,骖驾白鹿,上到天之门,来赐神之药。跪受之,敬神齐。当如此,道自来。


《气出唱》由于没有古辞,这一曲调的歌辞在汉代的内容及结构已不清楚,但是另外两曲,《陌上桑》《秋胡行》原有生动、具体的本事,特别是魏晋乐所奏的《陌上桑》,歌辞写罗敷之美及智斗太守的故事,是戏剧脚本的性质,由于中间有罗敷与太守的对话,所以表演时一般会用说唱表演的形式。到了曹操手里,将罗敷与太守的故事变成了游仙诗。歌辞采用三三七句式,先写一个人至仙界游历,拜谒西王母、东君等仙人,然后跟着赤松学习长生秘道,接下所写“食芝英,饮醴泉”“绝人事,游浑元,寿如南山不忘愆”等,想必都是长生秘道的具体化。

黄节以为“爱精神、不忘愆,宜为房中夏秋之燕曲”,与曹操的现实生活和思想作了勾连,联系游仙诗总是现实世俗生活的曲折反映来看,也不无道理。不过曹操的游仙诗显然是从楚辞钞“今有人”而来,钱志熙先生根据汉代平乐馆仙戏的表演情况推测楚辞钞“今有人”是一篇“由《山鬼》改编而成的《陌上桑》,就是一个戏剧的‘脚本’”。那么曹操的《陌上桑》也是类似的“脚本”。


《西江月》

宋•柳永

腹内胎生异锦,笔端舌喷长江。纵教片绢字难偿。不屑与人称量。

我不求人富贵,人须求我文章。风流才子占词场。真是白衣卿相。

柳永的狂,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。
柳永也是一个狂人,他说,我不向别人求富贵,别人却必要向我求好文章。在词场上,我是真正的王。
事实上,柳永在仕途上一生不得意,大半生流连青楼,受到青楼女子的欢迎。
更多的时候,柳永的狂,是苦中做乐,是自我安慰。不论你处于何种境地,愿你都能以疏狂对失意。


《苦昼短》

唐代:李贺

飞光飞光,劝尔一杯酒。
吾不识青天高,黄地厚。
唯见月寒日暖,来煎人寿。
食熊则肥,食蛙则瘦。
神君何在?太一安有?
天东有若木,下置衔烛龙。
吾将斩龙足,嚼龙肉,使之朝不得回,夜不得伏。
自然老者不死,少者不哭。
何为服黄金、吞白玉?
谁似任公子,云中骑碧驴?
刘彻茂陵多滞骨,嬴政梓棺费鲍鱼。


李贺:一腔恨血化为碧,千百年来独一无二的诗人,我猜他是唯一一个敢在漆黑的夜路独行,还敢坐在坟上与墓中人对话的诗人。

李贺看人生特别的通透,“来煎人寿”人生就一个字“煎”,你可以想象煎饼,两面来回在火上烤的滋味。

人生也不过如此,一生风雨如晦,苦难是人生的底色,而欢乐的瞬间有如昙花一现。

我们都期待永远活在幸福之中,我们都憧憬美好的明天,可是梦想与现实,好像一个是天边月,一个是地上尘。

这中间的就是这个“煎”字,煎出岁月最浓郁的滋味,把三千青丝煎成满头白发。
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

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《狱中题壁》

清·谭嗣同

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须臾待杜根。
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!



谭嗣同的狂,是仰天长啸,视死如死的气魄。

晚清时,清政府无能,民族被欺凌,谭嗣同等仁人志士为国家寻求一条新的路,却触犯了清政府的利益。

谭嗣同被抓,他慷慨赴死,写下此诗:我横刀而出,仰天大笑,死又有何惧呢?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、光明磊落,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。

这个世界上,有些东西,真的比生命更重要。

赏析:

《狱中题壁》是近代维新派政治家,思想家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,揭露顽固派的狠毒,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。后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,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。这首诗格调悲壮激越,风格刚健遒劲。
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,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,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。 ​


《六州歌头·少年侠气》

贺铸(宋)


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。肝胆洞,毛发耸。立谈中,死生同。一诺千金重。推翘勇,矜豪纵。轻盖拥,联飞鞚,斗城东。轰饮酒垆,春色浮寒瓮,吸海垂虹。闲呼鹰嗾犬,白羽摘雕弓,狡穴俄空。乐匆匆。
似黄粱梦,辞丹凤;明月共,漾孤篷。官冗從,怀倥偬;落尘笼,簿书丛。鶡弁如云众,供粗用,忽奇功。笳鼓动,渔阳弄,思悲翁。
不请长缨,系取天骄种,剑吼西风。恨登山临水,手寄七弦桐,目送归鸿。


靖康以前,忧时愤事而能与后来岳飞、张元幹、张孝祥、陆游、辛弃疾、陈亮、刘过、刘克庄等抗衡的爱国词作,特此一篇而已。它自是由苏轼向南宋辛派邅变的重要枢纽,在词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特殊地位。

本篇不但以笔力雄健警拔、神采飞扬腾翥见长,“不为声律所缚,反能利用声律之精密组织,以显示其抑塞磊落,纵恣不可一世之气概”(龙榆生《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》),也是一大特色。本调长达三十九句、一百四十三字,宋人所作,用韵较疏,或间入数部别韵;而贺词却平上去三声通叶,连珠炮也似一气用韵三十四句,句短韵密,急管繁弦,读来恰如天风海雨飘然而至,惊涛骇浪此伏彼起,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了体现,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。龙榆生赞美贺铸“在东坡、美成间,特能自开户牖,有两派之长而无其短”(


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

【唐】岑参


轮台城头夜吹角,轮台城北旄头落。
羽书昨夜过渠黎,单于已在金山西。
戍楼西望烟尘黑,汉军屯在轮台北。
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。
四边伐鼓雪海涌,三军大呼阴山动。
虏塞兵气连云屯,战场白骨缠草根。
剑河风急云片阔,沙口石冻马蹄脱。
亚相勤王甘苦辛,誓将报主静边尘。
古来青史谁不见,今见功名胜古人。


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,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。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,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。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,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。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,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。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,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。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,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。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,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。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,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。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,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。

这首七古与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(以下简称《西征》)内容不同,《西征》未写战斗,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;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,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。

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,顿挫抑扬,结构紧凑,音情配合极好。有正面描写,有侧面烘托,又运用象征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,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,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,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气息,成功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。就此而言,又与《西征》并无二致。

面对人数众多的匈奴铁骑,汉军将士们同仇敌忾、气势高昂,誓将以身许国、留名千史。

《韬钤深处》

[明代]戚继光

小筑暂高枕,忧时旧有盟。
呼樽来揖客,挥麈坐谈兵。
云护牙签满,星含宝剑横。
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。

戚继光(1528年11月12日-1588年1月5日),字元敬,号南塘、孟诸,山东登州(今山东蓬莱市)人,祖籍濠州定远(今安徽定远县)。明朝抗倭名将,杰出的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戚继光风流倜傥,爱好读书,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,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,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,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万历十三年(1585年),受到弹劾的戚继光,被罢免回乡。万历十六年,病死于家中,时年六十一,谥号武毅。


《流夜郎赠辛判官》

李白

昔在长安醉花柳,五侯七贵同杯酒。
气岸遥凌豪士前,风流肯落他人后。
夫子红颜我少年,章台走马着金鞭。
文章献纳麒麟殿,歌舞淹留玳瑁筵。
与君自谓长如此,宁知草动风尘起。
函谷忽惊胡马来,秦宫桃李向明开。
我愁远谪夜郎去,何日金鸡放赦回。


李白《流夜郎赠辛判官》乾元元年(758年)的春天,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而获罪,因此被流放到夜郎(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),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这首诗,向辛判官(名字、生平均不详)倾诉他的过往,并希望早日遇到大赦,重获自由。 ​

《琵琶记》

元末 高明

 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

  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。


  不是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

  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

  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。


赏析
  “一举成名”必然要经历“十年寒窗”。所谓厚积而薄发,不然怎么能“一举成名”呢?不过这是以前的逻辑,现在不一样了,“一夜暴富”、“一夜成名”的人太多了。 “暴富”不一定要苦心经营,只要瞅准了机会,“成名”也不一定要“台下十年功”,只要抓住了幸运。也就是说,只要瞅准机会、再走了好运,就能“一举成名”。这些例子反映出“机会”和“运气”的重要性,但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没这种机会跟运气的,所以要“一举成名”,你就得“十年寒窗”,你就得勤学苦练、你就得厚积薄发,这是无庸置疑的。


高明,元代戏曲家。字则诚,号菜根道人。浙江瑞安人,受业于县人黄溍时,成古典名剧《琵琶记》。元代戏曲作家。瑞安属古永嘉郡,永嘉亦称东嘉,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。他的长辈、兄弟均能诗擅文。他曾从名儒黄□游,黄为官清廉,并以至孝见称。高明的思想、品格受家庭、老师影响颇深。明代万历刻本《琵琶记》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,元顺帝至正五年以《春秋》考中进士,历任处州录事、江浙行省丞相掾、福建行省都事等职。高明为官清明练达,能关心民间疾苦,不屈权势,受到治下百姓爱戴,处州期满离任时,百姓曾为他立碑。

北宋著名学者汪洙的《神童诗》有云: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”知识改变命运,智慧创造财富。读书可以让内心安静坦然,赚钱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现实,追求更美好的生活。读书和赚钱,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修行。前者使人不惑,后者使人不屈,两者结合起来,才算真正的不困于世,不流于俗。 ​



年少时轻狂无羁,满眼山川河海,天高地阔,从没想过有谁能我什么,后来千山万水踏过,看过人情冷暖,泾清渭浊,方知霜花如刻,万家灯火,有一人便值得。